為什麼孩子不聽話,也不跟父母說話?有沒有可能不是父母的錯,也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話說壞了」?這個新專欄正要邀請父母孩子,一起來修這堂人生必修的語言學。

在烘焙店選購麵包的時候,身旁蹦跳著走來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
他的身高剛好與最低層的棚架齊高,拿取食物順手方便。他身後馬上響起了一個制止的聲音:「放下!」
那媽媽的聲音聽起來不太大,也聞不出任何怒氣。但當孩子的手,開始從興奮的指點,轉為更實際的觸摸時,那聲「放下」以比較高的分貝再度響起。然後一聲接一聲,隨著孩子動作的加劇而拔高,音質也越來越尖硬。
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的氣氛讓我想起微波爐的「超級熱﹝superheating﹞」。那聲音中包裹的情緒已瀕臨爆炸邊緣。我突然很想乖乖地把手中的麵包一一放下,以答覆那無人回應的命令,免得爆炸了,周圍無一倖免。
過幾天,我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親臨一場幾乎一模一樣的母子現場。只是當那位媽媽追著他在洗手間玩水的兒子時,制止的語言是英文的「stop it」。一樣是一聲加高一聲,一樣是母親即將爆發,而孩子卻全然無視於那「超級熱」。

心「不在」的時候 對語言的感覺就「麻木」

想起這兩則連續發生的事,我不禁啞然失笑。看來全世界的教養問題差異並不大。我只是很訝異,當父母指導孩子接受一份指示時,竟然辭窮到跟一個機器人沒兩樣,不停地反覆同一句話。
是不是我們因為生活的忙碌而失去轉換語言的想像力了?還是嘴角吐露話語的同時,我們的心其實是不在的,所以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麻木?
我也很訝異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所說的話竟是如此地無動於衷,他們是真的天生冥頑不靈?還是已經被生活中毫無新意的語言訓練成一對東風吹射中的馬耳?
當了二十一年的母親,我覺得自己永遠的功課是學習跟孩子好好說話,因為無論讚賞、協商、指示、責備或鼓勵,語言都是親子溝通最重要的工具,有了好的語言渠道,我跟孩子的心靈分享才能永遠暢通、清澈可喜。
常想起初為人母時自己的溫柔,把襁褓中的嬰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低著頭、臉貼臉、喃喃地細訴愛憐與情意。那種心境雖永難忘懷,但那份耐心卻隨著孩子的成長而 慢慢轉變消逝。因為懷裡不會表達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語言,我知道那齣愛的獨角戲再也唱不下去了,因為單行流向的語言,哪裡都到不了。

1.父母要好好地照顧孩子的語言成長

我很幸運,孩子在求學的期間遇到過許多語言良善、發人啟思的好老師,那些話語隨著字條或孩子的轉述,成為我學習的楷模。我漸漸懂得對孩子說話不只是溫柔就 好、不只是滿載鼓勵就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真誠,因為真誠可以承載雙方的檢討與期待,這樣的對談即使在面臨問題時,仍可避免許多不該有的衝突與傷害。

世界快速地改變著,許多父母因而相信,孩子長到某一個程度後就不再喜歡與父母對話。而有的父母,因為想要與孩子有更多談話的機會,開始模仿兒女的談話方 式。我曾聽過一位平常言談十分穩重的朋友,跟他上高中的兒子講話時簡直像流氓一樣,驚訝之餘忍不住問他為何有這樣的改變,他說:「不這樣沒辦法跟他們溝 通。」
我到現在還相信那都是一種迷思,引發這種迷思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好好地照顧孩子的語言成長。
我很期待能在這個小小的專欄中,分享我所經歷的親子對談所得,也很期待我們從迷思中走出來,致力創造家庭美好的語言氣氛,教養出談吐動人的孩子。



2.值得的等待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70914)

每個人都說,這是一個快速運作的社會。沒有人會給你時間,所以我們做什麼事都得迅速回應。但是,不管有多急,請為孩子留點時間,讓他們想一下、把話說完。
我常常在遇到小小孩時,喜歡跟他們說話。多數的孩子難免怕羞,不能一問一答、怡然大方。但是,我很樂意等一下,期待可愛的童音回應我的招呼或問題。那小小 的等待一點都不無聊也不尷尬,因為他們無邪的臉總是十分可愛,即使羞澀,表情中也閃著要如何應對的努力。可惜那短短的沉默對父母親卻似乎非常難熬,在孩子 就要開口之前,通常已搶先發話:「跟阿姨說……」或「你不會說……嗎?」真可惜!每次錯過孩子親口的答話後,我總是想,我們真的急到不能等待那幾十秒嗎?
父母的語言權威不完全在用辭,更多的時候在我們不願等待。當我們要求親子對談的節奏一定要快速時,同時顯示了我們無心的表達與聆聽的不耐。
小女兒在小一時轉受英文教育。第一學年結束的親師日,她的老師 Mrs. May 拿著一張圖請她分享為什麼有這麼特別的構圖。也許是英文能力還很不足、也許是她突然害羞失措,Pony 望著桌角說:「因為我在作白日夢!」
到現在,我仍清楚記得,嬌小可親的老師溫和地牽起孩子的手,兩眼專注地望著她笑,鼓勵地說:「不!Pony,我知道妳沒有作白日夢,一定是個很棒的想法讓 妳這樣做。我猜妳會樂意告訴我們的。」害羞的小孩緩緩地抬起頭,在老師與我期待的眼光下,停了一會兒之後,慢慢說出心中的想法。
一點點時間,哪裡都到不了,但小小的等待,在親子的對談裡,可以是愛的期待。



3.在家也講談吐品質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0921)


在給予孩子一種教育的時候,我們很難不去想「栽種」與「收穫」的關係。所以,檢視大孩子的語言品質與習慣,成了教養小小孩最好的參考依據。
 大女兒上大學後曾告訴我,她的一位室友講話非常吸引人,我想知道她所謂的「吸引人」是什麼意思?她說──不隨便講話,但是每次說的話總是很有內容、用辭很生動、條理很清楚,讓人一聽就覺得是經過很好的整理。
 談吐吸引人使年輕人處事更有自信,但是這種能力是如何培養而成的?我想大家都會感到好奇。
 在女兒與室友分享這些心得時,那來自亞特蘭大的同學說,她的父母從小就非常注意家裡孩子的語言習慣。晚餐全家一起談話時,時常提醒他們,陳述的事情要經過思考、表達要清晰、要習慣讓自己說的話「合情合理」。
 同樣被動人的語言所吸引的孩子,還有剛升上高三的小女兒。她好幾次跟我提到,藝術史老師有多麼擅長使用語言。她講起每一件畫作或藝術品時,那些完整的陳 述總是直接鐫入自己的腦中。好幾個同學也都不約而同地提起,當他們去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考試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話,一字不變地在他們的耳邊響起。
 從這些孩子的經驗中讓人歸納出一個結論,好的話語不只讓人抓住思想的精義,那美麗的語言原型,也讓人深受感動、牢牢記住。
 如果我們從收穫的角度來思考該如何栽種,為孩子做出好的言談典範,顯然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也許從今天起,我們學著用溫良的態度,對孩子說內容有益、精確正向的話語;克制繁言贅語、一起磨練好的說話習慣。很快地,我們就會看到家庭的語言品質漸漸在提昇。



4.說句體貼話,別再「口試」了!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0928)

 在我眼中,現在的小朋友個個都像天才,因為接受訓練的過程太驚人,不是天生的英才大概很難承受得起。
 我看到才一點點大的孩子,坐在小馬桶上進行生理衛生學習時,母親還在一旁指點童書,一分鐘都沒浪費。不像我們這一代,好大了還在音樂課學唱「莫等閒,白 了少年頭」,完全無視時間的轟轟向前。等自己當了母親,相信的也是「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的價值觀,於是對孩子知識教育所費的心思遠遠不如生活教育多。
 孩子脫離了緊緊相隨的可愛年齡之後,我有時會癡癡地望著別人的小小孩,耳朵也不自覺地喜歡「偷聽」別人的親子對談,多麼希望撿拾一些自己曾視為珍寶的童稚天真。
 「這是什麼顏色?對,彩虹,彩虹總共有幾個顏色?」
 「游泳的英文怎麼說?」
 「你這次考試在班上算是怎樣?」
 當我聽得越多,就越佩服今日的父母與學校教育形成的緊密連結。在校門口接了孩子,父母早已把一天之內的學業檢視整理成一串問句,連珠炮一樣發射給一臉疲 憊的孩子。連從幼稚園出來、披頭散髮、午睡的香涎還留在臉上的稚齡娃娃,也要快快把今天學到的童歌複習一次給爹地媽咪聽。那些對談聽起來比較像一場口試。
 我回頭想了一下家裡已上大三和就要申請大學的女兒,她們一路走來已接受過好幾次學程中的口試。所以,也許我能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個小心得:口試的事,我們就交給老師或專家吧!在日出而作、各自努力了一天之後,讓我們來跟孩子說些自己也期待家人關心的體己話。



5.享受說話的創作喜悅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005)

 陪十二年級的女兒出席大學申請座談會時,有位輔導老師說了一句讓孩子們哄然而笑的話:「請大家給大學寫信時注意郵件住址的設立,不要語出驚人,顯示你的好『格調』!」
 一位女孩帶笑調皮地問道:「例如什麼呢?」輔導老師眨著大眼睛、搖晃著頭說:「你們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好吧,舉個例,如果你要申請維吉尼亞大學,請不要用『槍殺我』當住址。」笑聲再度四起。
 不管在家庭或學校,兩代之間對於用語作怪的現象心照不宣,雖然長輩不再強行制止某些話語,但難免要輕聲勸道:「請注意你們說話的品味喔!」我也覺得家庭的語言教養,不只該慎乎始,更應該在逐漸成長的歲月中添加養分、培養好氣息。
 說話是一種混合媒材的作品,它除了有語辭的選用、文法結構的安排,還有聲音與表情作為傳達的輔助,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好好體會這當中可以自主的創作喜悅,意念的表達就可以得到滿足,也會逐漸建立自己的語言風格。
 十幾年來,當我們在不同國家受著語言衝擊的洗禮時,我覺得家庭對孩子的語言習慣有最大的影響。
 儘管大環境的語言日趨惡劣,但是一個孩子如果在家裡有溫良的說話環境,他會懂得如何避開不當的語彙;態度上出現任何差錯時,父母也一定會給予積極的勸說與糾正。
 好的說話習慣一如好的生活習慣,臨時抱佛腳加強不來。無論我們用多麼瀟灑的態度來接納新世代的說話方式,面臨重要場合時還是免不了要擔心他們的「格調」影響了自己前途的機會。
 所以,我不免回頭想,平常就跟孩子好好說話,養成好品味。



6.避免惡言的兩個心法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012)

 商店裡看到一位母親對著身旁的男孩罵個不停:「有人像你這麼倒楣嗎?東西到了手上,不是掉了、就是壞了……」我一連聽到好幾個苛刻的形容詞,而用來串聯 怒斥的字句是那個聽起來像詛咒的「衰」字。那陣當街的罵聲讓我起了一陣雞皮疙瘩,我猜他們雙方的心裡其實都很不好受!
 每對父母都會有責備孩子的時候,但是誰都不希望情緒失控。那些無法自拔、不可理喻的時刻,我們頗自省地叫它做「抓狂」。
 有一天,一些年輕媽媽問我,要怎麼對付那些無法溫柔、完全抓狂的時刻。我因此而想起自己曾有過並深感後悔的激動經驗。
 我之所以學會克制自己,不要口出惡言,是從兩個角度得到的啟示。
 身邊有一些父母,自己罵孩子的時候,再難聽的字眼都可以出口。但是這樣的父母,卻往往不准任何人對他的孩子說出一點點勸導的話。那意思顯然是,孩子是我的私人財產,我愛怎麼罵是我的事,但是如果你說了我的孩子,就等於在侵犯我。
 我覺得父母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學習控制自己。想想看,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責罵為「世界上最倒楣的人」嗎?如果不,又為什麼自己該這樣說。
 另一種力量是「回顧」。當我想用一兩個強烈的字眼來指責孩子的錯誤時,我就回頭看一下同年的自己、想一下那個年紀期待的親子對話。腦中尖刻的辭句隱退了,自動更換成另一組督促、擔心的,用意相同,卻不帶攻擊或藐視的字眼。
 我相信不管是誰用語言來攻擊孩子,當父母的都不會坐視不顧。所以,我們更不該讓教導言語任意流為侮辱或發洩情緒的謾罵。



7.給個言語救生圈吧!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71019)

 晚餐桌上,小女兒跟我提起文學課上有位同學很緊張,上台後完全忘了自己要說的話。她在台上持續了十幾分鐘,只是不停地說:「老天!我好緊張,天啊!天啊!」就在非常尷尬、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幫她的時候,老師開口說:
 「親愛的,我們都是同一群聽眾呢,不會咬妳的。不要緊張,下來休息一下,餅乾在等妳了。」
 我早聽說這位教文學AP的老師很特別,因為在學生心目中,她不只非常有學問,而且十分「享受」自己所教授的課程,所以學生都用十分嚴謹、準備充分的心情參與這堂課。孩子們稱她狄旺博士,而不叫她狄旺女士。
 女兒說,老師很喜歡幫他們準備茶點小食,她的課堂也永遠有一大捧新鮮的香水白合。所以當那位同學處在台上的緊張空白中時,老師才會說:「點心已經為妳準備好了。」
 我聽了這個發生在課堂的小事,心裡十分感動。彷彿看到一位師長適時投出一個語言的救生圈給孩子,讓她的尷尬得到解圍,讓她自感不足的可能減到最小。
 如果我早一點聽到這個故事,就會懂得當自己跟孩子談論事情,遇到觀點的碰壁處時,要尋找緩和的解決之道。
 父母在許多事上比孩子經驗足,雖然知道要傾聽成長的聲音,但話語中難免帶著「你給我……」的意識,那些自認為很有道理的說法,有時會把孩子逼到回應的死角。
 我突然了解,家庭比課堂有更多可以緩和對談氣氛的條件。下一次,如果我跟孩子有溝通不順的尷尬時,我可以說:「去拿杯優格喝吧!我們再談。」或者,不管我說什麼,心裡都會想到,孩子與我都需要一個溫和續談的浮板。



8.是的,我懂你!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026)

 在朋友的生日會上,我認識了一位三歲半的小女孩,幾次跟她講話,她總把漂亮的臉蛋害羞地埋到媽媽的懷裡。我於是拿起一張紙,問她要不要跟我一起畫畫。她還是不肯說話,卻因為有了可以一起做的事而溜下她母親的膝上,悄悄地走到我身邊。
 我們一邊畫一邊簡單地談了幾句跟圖相關的話,比如說:「阿姨畫一隻蜜蜂,妳幫我畫翅膀好不好?」「我畫我喜歡的大象,那妳呢?」她很高興地一一接手完成我的邀約。雖然她長得實在可愛,但在畫畫的時候,我卻強忍著不去看她,免得因為太過的注意而讓她更害羞。
 過些時候,我們已在畫圖中自然地有問有答了。她的大哥哥從我們身邊走過時,突然看著她手下的一個圖形說:「妳到底在畫什麼啊?完全看不懂。」我一聽就接 答說:「應該是葉子吧!看起來好像一片葉子。」那小女孩聽完話,抬起頭、側過臉衝我一笑,神情中夾著一絲絲得意與滿滿的推心置腹,就像在說:「我就知道有 人看得懂。」那晚,我們成了忘年之交。
 我覺得人之所以會喜歡「表達」,就是因為有過像這樣「被了解」的美好經驗,這種經驗越早在親子之間建立,對孩子的表達能力越有幫助。
 父母往往喜歡過早斷言孩子的口才好不好,我倒覺得表達能力是累積而成,在任何年齡都能進步。當一個孩子常常有「被懂得」的好經驗後,他自然會喜歡傾訴。
 孩子的口才不一定要參加演講或辯論比賽才能練就,如果父母願意從小就用心傾聽,投遞了解與期待的訊息,孩子不但可以培養誠懇的表達習慣,也會擁有更健康的情緒。



9.父母一定要扮黑白臉嗎?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102)

 親子教育變成一種系統科學後,父母開始擔心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合於時宜?有沒有遠離專家歸納出來的方法?有時候,發話與做法條條切著規矩走,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最讓我感到驚奇的,莫過於父母扮演黑臉、白臉的分工有致。
 我看到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走向一個魚缸,她伸手探向水邊時,那年輕父親毫無預警地大聲喝斥,做狀輕輕打了她一下。孩子哭了起來,回頭準備往另一頭奔去 時,她母親早已慈愛地敞開雙臂,準備迎接那帶著哭聲、跌跌撞撞的小人兒。母親接過孩子後,又摟又親地說:「不要惹爸爸生氣、要乖喔!要聽爸爸話喔!」而那 位父親繼續在一旁佯裝生氣的模樣。
 看著這一幕從頭演到尾,我四十幾歲的腦筋都還搞不清楚「爸爸的話」到底是什麼,不知道那一歲多一點的心靈可會明白母親慈愛的叮囑?我猜她只是一冷一熱地洗了一趟黑臉、白臉的三溫暖而已。
 我也曾在銀行聽過這麼有趣的談話,一位男士對他身旁的女士說:「叫妳兒子刷卡要節制啦!」
 回話言簡意賅:「要說自己說,我兒子不是你兒子嗎?」
 這讓我想到,自己常常被問及教養的工作中,丈夫到底是「扮演」什麼角色?那些問話似乎是說,父母親的教養職責是可以劃分得一清二楚的。
 我並不認為父母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能完全分工、各司其職。家庭生活的進行日日有新意,父母的言行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合體,這也是很多單親家庭雖然辛苦,卻仍能教養出好孩子最重要的原因。
 對孩子說話,誠懇最重要,不須時時想著黑臉、白臉的分工與技巧。



10.親子對談裡的修護機會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109)

 大女兒八年級那年曾受邀到鄰居家喝午茶,邀他的叔叔說,家裡來了法國客人,想讓學了兩年法語的女兒去「練習、練習」。我不會說法語,不知孩子的程度算不算好,在一旁喝茶吃蛋糕與主人家閒聊時,只覺得那位法國朋友與女兒之間的談話節奏似乎頗為順暢。
 間歇中,主人突然用中文對女兒說:「妳的法語有口音,說得不算好喔!」孩子臉上立刻刷過一抹尷尬的紅暈,她望了我一眼,我給她回一個安慰鼓勵的笑。主人 又說:「不過妳的英文說得實在很完美。問題是,妳又不是美國人,英文說那麼好要幹什麼?」我在那層更深的臉紅之下,看到一對眼睛似乎就要泛起淚光。
 好不容易回到家後,我知道自己不能讓這件事過了就算,必須好好地解決她心中的疑惑與衝擊。
 我告訴她,我認為鄰家叔叔那樣說其實是矛盾的,這種說法有些不夠體貼厚道。但是,厚道是一種生活修養,我們只能要求自己應該以此待人,卻不能期待人人會 這樣對待我們。她想了之後點頭展顏笑開說:「真的!真的!」然後從生活中回顧哪些人就是特別厚道,永遠能想到別人的感受。
 比起那些刻意或無意傷人的經驗來說,只要認真去想,其實好事多過壞事。
 父母總會擔心孩子在外容易受到不當言行的傷害。我們在不同的社會生活,孩子也的確承受過一些負面的經驗。可喜的是,家庭開誠的親子對談可以提供修護的機 會。那些問題與傷害,常因深入具體的討論,從單一事件轉換成為人處事的意見交流;不只修護受傷的感覺,而且建構積極的人生觀念。



11.抱怨會傷孩子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116)

在各種測驗接連而來的考季中,我跟埋首書堆小息暫歇的小女兒閒聊,她說:「媽媽,我的朋友很可憐,她不能專心準備考試。」細問過後,才知道這個朋友的父母 親因為感情不睦,孩子常常要接受雙親指責對方的抱怨,以及大人在電話中對親友的投訴。這些佔據生活的話語,取代了親子對談的內容,攪動擾亂的也許不是孩子 期待專心準備考試的「時間」,而是一份安定的「心情」。
 同學對小女兒說:「我回家時聽到媽媽打電話跟外婆抱怨爸爸,要出門時又聽到媽媽用越洋電話在跟阿姨說同樣的話,聽了很心煩。」
 大人喜歡抱怨,這些抱怨無論需不需要,對成長中的身心,不只帶來牽動的混亂之感,也會影響一個孩子對成人世界的認識。凡事抱怨的父母,很難要求孩子樂觀向上。
 在生活中,我們引領孩子認識光明的熱情,似乎遠遠不及披露人性挫折來得積極。不管多麼家常的話語,父母出口的語言代表的是自己對人世觀照的價值。
 如果我們一天只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跟孩子說話,「說些什麼」就是最重要的預算考量。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重「質」不重「量」,對思考親子談話的內容十分有意義。
 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好好跟孩子說話,不知道我們在放大「忙碌」的定義之前,是不是已經確實檢視過自己使用時間的優先順序與效率?
 親子之間有好的對談品質,不只需要思考關懷的內容,「時間」本身也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如果我們能省下人際之間無謂的漫談,把時間留給孩子,也許就不再需要花時間來抱怨「忙碌」讓親子溝通單薄貧乏了。



12.單純地承擔責任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71123)

 我想請一位小朋友吃飯,她的母親追著我說:「幫我好好訓他幾句,他聽你的。」我笑著回答他母親說:「妳想跟孩子說的話一定要自己說,我不會幫妳的。」我去關心這個孩子,為的是盡長輩的責任,不是當他母親的發言人。
 他正進入辛苦的青春期,和母親起大衝突之後,跟周圍的長輩見面時總是很尷尬。我擔心他的感覺,想藉著一起用餐聊聊天讓他知道,沒有人在背後議論他。那餐飯並不是代他母親去訓話。
 我聽過家長無法跟孩子取得共識時會打電話向老師求救,請老師代為溝通。那些老師談起孩子聽話這件事,不約而同地歸納說:「我們只是比較有經驗。」我想這就是關鍵──「有經驗」。
 如果我們跟孩子的溝通一發生問題,就求助他人幫我們解決,那麼那些必要的「經驗」就無從在自己的親子關係中穩固地建立起來。
 我們應該自己好好面對有時擱淺的親子溝通,不能只期待別人幫我們拖出困境。
 我至今還非常懊悔曾幫一位朋友去處理他孩子說謊逃學的事件。雖然他的母親都已把事實調查清楚,我卻像一個偵探那樣,想用話套出「實話」。
 當我這樣做的時候,不但逼迫孩子用更多的謊話來遮掩,對他年輕的心靈更是殘忍、不信任。
 我應該做一個好朋友,在他母親請我幫忙時,勸她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事實告訴孩子,然後一起想出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像警察那樣聲東擊西,只願在智力與語言的競技中把孩子更難堪的一面逼出來。
 親子溝通與其說有要訣,不如說父母不要複雜化原本簡單的問題。那會使講話的誠意相對減低,讓問題更難解。



13.莫隨便說「沒關係」 蔡穎卿  (親子語言學20071130)


 我越來越能從親子對談中感受到時代的轉變。
 在一個聚會中,有個孩子打翻飲料,剛擦過的地板很濕,遊戲中的小朋友滑跤了,咚一聲後腦著地。我看到所有的大人都圍上去,異口同聲地對著嚎啕大哭的孩子 說:「妳好棒!沒關係、沒關係。」然後母親抱著孩子親吻又親吻,不停地說:「媽媽愛妳!媽媽愛妳!」我當時很想立刻去做一件事,請他們關注孩子有沒有內 傷,然後取一塊乾抹布趕快把地板擦一遍,免得一片混亂中,又有孩子踩到那濕滑的地方而再度受傷。
 小時候我們受傷,母親不會用「我愛你」來安慰孩子。但是,所有的擔心會化為照顧的行動。我想,現代母親既然懂得如何使用言語撫慰孩子,行動力也應該更好、更快。
 在親子對談中,「沒有關係」是一句好奇妙的話。我看過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才把一個圓形的接線畫岔了,她的母親馬上拿起橡皮擦幫她擦掉那個不整齊的連接,然後疊聲對孩子說:「沒關係、沒關係!」那孩子的表情非常困惑,我猜她從頭到尾都沒搞清楚,這到底有沒有關係。
 我喜歡「沒關係」這句話所代表的接納與支持,不過,不管自己的孩子很小或長大後,我都不隨便用這句話。
 如果孩子打翻東西,在說「沒關係」之前,我會趕快拿起紙,提議一起收拾那個慌亂的角落。如果她考壞一場試或面對一個自認搞砸的場面,在聽完她的感受或幫她分析情況之前,我不會隨便說「沒關係」。
 我把我對孩子說的「沒有關係」留在一個用力的擁抱與深深的了解之後;用在她自認為失敗,而我仍然非常以她為榮的時刻。



14.把最好的留給家人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71207)

 小時候聽母親形容過有一種家長是「在外仁者風範,回家苛刻妻女」,這句話雖然指的是一種極端的態度與言語,但我們不能否認,很多時候,心中會認為對待「自己人」是不需要注意禮貌與語氣的,好像粗聲粗氣才能顯現自然、不見外。
 我喜歡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家人,所以總覺得對家人講話應該溫柔友善。好的語言態度代表的並不是距離,造成距離的是不夠真誠的談話用心與無法深入的談話內 容。親密有程度的差別,跟外人談話,總有不該隨意涉及的範圍,那既是隱私的尊重,也是親疏遠近的標誌。所謂親近指的就是談話深入的範圍大小,而不是態度該 不該修飾或美化的程度。粗暴無禮的語氣並不能代表一對親子之間的心意相貼,反而帶來一種混淆的錯覺。
 有些父母因為不認為親子之間的語言禮貌是一種身教,所以從小習慣以玩笑或粗糙的語氣跟孩子說話。等到有一天,孩子突然在人前丟下一堆自己無法承受的話語時,心中不能不感到傷心與尷尬。
 我每看到這些狀況,總覺得可憐的不是受傷的父母,而是那些語驚四座的孩子。因為他們在經驗中並沒有被教導該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所有的言出不遜,只不過在重複平日家庭中慣用的語言方式。問題是,場合不對了,父母便有一種丟臉於人前的感覺。
 溫和開朗的談話是提供孩子語言模仿最好的方式,從小聽父母好好說話的孩子,自然會懂得應該以同樣的態度回應他人。
 我們無法瞪著一個孩子而要他對我們笑,同樣的,我們也無法以粗口暴語來期待一種內容懇切、氣氛溫馨的親子交流。



15.言教中的身教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71214)

 女兒有一次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們家裡的人都很有自省的能力。」她說的似乎沒有錯,因為我們的談話常分享對生活的省思。
 跟家人傾訴對自己的檢討,可以成為舒解情緒的好出口。因為是親密的家人,既不用擔心隱私的問題,也最容易得到中肯的建言;更重要的是,這種交流使得親子雙方都深刻地體會到,「成長」不只是孩子的功課,也是父母的。不用任何宣告,「權威教育」也會自然瓦解。
 我是一個幸運的孩子,從小常聽母親對我說起她自己的「生活檢討」。雖然我還只是一個國小的孩子,她卻把我當成好朋友那樣,對我訴說種種煩惱。比如說: 「我真是一個好性急的人,做事總是急、毛毛躁躁。好羨慕那些不慌不忙的人。」然後她會舉例告訴我,周圍中有哪些朋友沉穩持重,哪些具體的例子代表一個人的 遇亂不慌。最後就勉勵我跟她一起努力,好好學習那些我們所欣賞的人。
 等我長大後,我才發現母親口中的自我檢討已在無意中深入我的腦中。她對自己的許多期許成了我行事的楷模。我既學到人可以取法其上,也養成自我檢討的習慣。
 父母親動輒給孩子一番大道理,不一定能達成教養目的,因為道理如未經體驗,說起來便不痛不癢。當我們以一種標準來要求孩子之前,似乎應該先好好檢視自己力行的程度才是。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那個背影,說的不只是我們的行動,也是我們投遞在語言中的觀念與價值。
 如果我希望孩子用功向上,自己的話語中就得充分表達出對工作生活的熱愛,與可以描述的具體努力。



16.避免否定句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71221)

 我們遇到路走不通的時候,絕不會硬要撞牆、穿壁而過,如果不是原路折回、另尋新徑,就是設法繞過橫在眼前的障礙再繼續向前,總之,我們會想辦法。
 但是生活中的親子溝通,父母卻很容易失去穿越困難的能力與耐心。
 我們的眼睛盯緊障礙、言語繞地而轉,完全忽略了變通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上星期,在機場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雖然話還講不清楚,卻會照顧自己的拖拉隨身小行李。
 她一定愛極了那只粉紅色卡通小拖包,一有機會就抽出小把手自己拖著走。
 上機後,當她爸爸把小行李放在座位前,她馬上又把把手抽出,爸爸說:「不行、不要拉!」小女孩的手還是忙個不停。父女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孩子用無言的動作繼續探尋可能,父親則不斷地用同一句話和撥回孩子的手來制止。
 因為站在旁觀的立場,所以我的角度更清楚了。
 一個孩子這麼小就懂得照顧自己的東西,一定是經過一個明確的教導與示範,為什麼他的父親不能像教她拉出把手那樣,也花一點點時間教她收起把手、放好行李。
 告訴孩子,行李會跟她一樣,乖乖地讓飛機載著到達目的地。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我們通常教孩子是不是習慣只教一半,另一半就直接用制止的方式來下達指令?
 雖然禁止是父母對孩子說話最短的距離,但是環繞在「不要」、「不准」、「不喜歡」這些話語長大的小孩,就像處在一堆障礙物的空間中生活一樣,到處碰撞,很難養出自在寬闊的心境。
 他可能失去自信,也可能被磨得無動於衷。所以,對孩子說話時,我學著思考少用禁止的否定句。



17.將體貼化為行動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222)

 我從小熱愛家事,因為體認了處理生活雜事最能成就工作能力,所以一直把家事教育當成帶領兩個女兒的重要綱領。除了貫徹全家協力、分工合作的生活方式,用話語跟孩子分享當中的意義也是我快樂的親子功課。
 每個黃昏,當孩子在桌前用功時,我總在廚房準備晚餐。雖然吃完飯後,所有的善後工作都由女兒負責,但是在結束烹調工作的同時,我一定盡力把能做的清潔工作努力完成。
 女兒常常在擺設餐桌時,看到剛做完晚餐的我在清理鍋爐,她會很自然地說:「媽媽,放著,我待會兒一起洗就好。」記得第一次聽到她這樣說的時候,我的回答是:「沒關係,媽媽順手洗起來,其他的東西,吃完飯再拜託妳了。」
 有一次,我們在聊天中談到「體貼」,我想起了每天清理廚房的事,於是提起了自己的心情。
 我告訴她,每一次,當我做完飯,想把廚房盡可能地清潔乾淨再交給她的時候,我心裡想的就是「體貼」兩個字。不只是在家裡,在工作的職場上,我也一定用同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對工作同伴的尊重。我希望她以後在外工作,或對親人朋友,也要用行動來表達真心的關懷。
 在親子的對談中,如果我們長期力行身教,那麼,深刻討論的言教就不會架空為訓話。父母若只是默默為孩子服務、為生活努力,卻不曾分享當中的想法,在教育的雙向互動中,難免是一種缺憾。
 行動使孩子看到父母為人的力量;語言使孩子了解當中的意義與父母的價值觀。
 用好的語言告訴孩子你所做的一切、你的所思所感,有一天,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跟你分享他的人生。



18.父母不必是嚴師 蔡穎卿  (親子語言學20080229)

 進入寒假後,在高鐵站常常看見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在旅行中體驗真實的生活。不過,當「知識」與「學習」這兩組字的重量真實地壓在父母親的心中時,我看到走出教室的一對對親子,形體與精神顯然都不輕鬆。
 從入口走向洗手間的路上,經過便利超商。一位背著行囊的父親對兩位裝備同樣齊全的稚齡女兒大聲發號施令,他的指示接續而來:「站好、自己把背包背起來、拿地圖……」聲音之大、精神之抖擻,讓從一旁經過的我也不禁抬頭挺胸。
 走到洗手間時,聽到隔間中傳來一串話語:「commute就是交通的意思,所以我們說溝通是communication,transportation 也是交通,但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那段像電子字典的流暢話聲還未盡了時,其中一扇門開了,走出一位大概小三或小四的女孩,面無表情地對著隔空的母 親不奈地回一句:「那妳說『交通』就好了嘛!囉唆一大堆幹什麼。」
 走出洗手間,進入閘門前,我又看到好幾對親子,他們手中拿著的紙條是不是叫學習單?在他們交換話語的神情上,不難想像,沉重的擔子即使在旅途中也不曾放下過。
 我想起小時候,父親也教我許多知識,他會把我抱在膝上看天空的星星,告訴我如果眼睛總是望向寬闊的地方,人自然是不會計較小事的。他在女兒開始學化學的時候,悄悄地在家裡的調味罐上貼上幾組化學式的名稱。
 我也想起母親從小自然而然地把做事的道理用擦地、洗衣、燒水、整理的實作一一教給我。
 知識傳承的語言,可以廣布在生活每一個角落,父母親如果能把話說得更親切、自然一些,孩子也許更能開心地接受與牢記。



19.孩子有感受的權利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307)


 跟孩子談話的時候,我會特別小心處理負面的評價。如果不喜歡某樣事或物,通常我只陳述自己的感覺,但盡量避免替孩子決定他的認知。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那不好吃,不要吃。」或在孩子面前說:「某某人好差勁。」我更聽過只是小學的孩子就會極力否定受教育的環境。當我問道:「為什麼 不好?」的時候,孩子只是期期艾艾地答道:「沒有外國好,我爸爸說念完國中最好出國。」我從簡短的答話中體會出,被大人決定感覺的孩子有多麼地無辜,他們 沒有能力去愛自己所擁有的生活。
 在認識人生的路上,如果孩子從父母身上不停地汲取負面的思考方式,或總是被結論式地告知「這不要、那不好」,想必這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狹隘的。即使太陽出來了,光線要照透的可能性也相對會減少。
 大女兒在大學報社打工,第一次去面見客戶時,一連串被拒絕。她說,那天從最後一家公司走出來的時候,心情好難過,於是在市區坐了半個小時,看街頭藝人表 演。小息之後,她想通了,跟自己說:客戶不是因為不喜歡我這個人而拒絕,是我提出的構想不適合他們,於是振作起來思考該如何調整工作方向。
 她高中第一次打工的時候,我們就告訴她,每一份工作的報酬都有兩部份,其一當然是大家看到的金錢,另一半是「成就感與自我成長」。只看到一個小時鐘點費的多寡而決定去留之前,一定要看清另一半的報酬是否值得。
 在親子對談中,我避免強化這個世界的壓力與黑暗。因為我知道孩子能不能輕快地朝希望走去,與我們的言教、身教息息相關。



20.嘲弄與幽默是兩回事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314)

 在餐廳中與兩個聚餐的小家庭斜面對座,他們四個大人帶著五個孩子圍著一張長桌,看起來一團熱鬧!稍坐之後,其中一位媽媽拿起他先生已經勾寫了某些項目的 點單,轉頭望了望比肩而坐的伴侶,然後往他的頭上給了一記出人意料的巴掌,口隨手到大聲說著:「笨蛋!點這什麼菜。」
 所有的孩子眼見那戲劇性的肢體動作與話語,都被逗笑了,壯膽群起大聲嘲弄著被稱為「笨蛋」的長輩。那母親因而更得意地環顧著五個孩子,神情誇張地繼續調侃丈夫來逗弄孩子的開心。
 在團體中以取笑人來引起注意,是小孩常犯的言談毛病。以前,當我看到這種孩子,心中總奇怪這些稚齡幼童到底去哪裡學會如此不厚道的說話方式。等親眼看完這一幕,許多納悶自然有了解答。
 在成長過程中,孩童模仿父母的言行來面對自己的世界。如果一個孩子聽到母親說這樣的話能引起哄笑,他很可能無法思辨這當中所允許的程度與界線,只看到這種說話方式引來足夠效果,十分有趣。
 孩子在外學了不好的話語,回到家裡如果父母用心指正,還可以為正確的語言習慣把關;相反的,如果家庭的說話方式出了問題,孩子要直接面對的是外人對他的教養評價與接納程度。
 父母如果想建立開心、輕鬆的話題,可以關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以取笑他人或侮辱性的言行來博取孩子無知的開心。我們都知道刻薄嘲弄的言語習慣很難 受到真心的歡迎。如果我們常常只為了小小的歡鬧效果,示範不尊重他人的言行或玩笑,也許帶來的影響日後會使自己懊惱不已。



21.與其隱瞞,不如信賴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321)

 我相信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都可以被寄以期望,如果父母在交託的語言上顯示信任與同舟共濟的愛,孩子會盡責地貢獻家庭一員的力量。
 幾年前,一向很有活力的婆婆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了癌症。當丈夫與我都為此心事重重的時候,我在孩子的臉上發現了疑惑不安的神情。夫妻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把實情告訴孩子,並分析此後可能會面對的生活變化。
 在那場談話中,我們清楚地說明期待得到的幫助;比如說,請她們好好照顧自己、每天由姊姊幫妹妹檢查功課,以及代為處理無法出席的親師活動。
 那兩年裡,我發現孩子在家人同心面對困難中堅強了起來。以前,我每次離家,小女兒總是哭,但自從知道奶奶生病之後,她不再掉眼淚,還在電話中報告許多使我安心的事情。
 家庭遭逢困難,父母在考慮孩子承不承受得起之前,或許更該思考到底瞞不瞞得住?如果因為隱瞞而改變日常的言行,可能引來孩子更大的無名憂懼。孩子總是敏感,當父母憂心忡忡時,很難使他們感受到真正的平安。
 我的表妹有一天拿張紙條給我看,她小三的孩子寫著:「我不會說,今天媽媽看起來不一樣,好像天突然黑黑的……」一字一句都顯示他的擔心。那天表妹去參加 了一場親戚的喪禮,因為很累,又以為說出傷心事會影響孩子的心情,所以她一直默默地處理著自己的情緒。沒想到形之於外的憂鬱,已經引起孩子的恐懼。
 生活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是使他們相信,浪打來時,不但有你在船上,而且願意把一條纜繩交在他手上;請他同心協力,度過難關。



22.到底是誰的國際視野?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 0080328)

 黃昏跟女兒去大學的校園運動,有個四、五歲的孩子騎著護輪小腳踏車搖搖晃晃從橫向切過我們腳前。他的母親急忙上前道歉,回頭跟孩子說:「你要『禮讓行 人』啊!」我們跟那個可愛的孩子揮揮手,繼續往前走。快步中,女兒帶著疑惑的聲音問我:「我聽到很多媽媽對小小孩講話用好難的字?為什麼不說:『要小心走 過的人!』說他們懂得的話?」

 語言的早熟讓人驚喜,也許這種贏在起跑點的心理讓父母在跟孩子交談時,不知不覺做了許多揠苗助長的工作。
 當靠著模仿得來的說話習慣造就一個個小大人之時,父母為著超越年齡的說話能力而沾沾自喜。
 有一天我聽到一個媽媽對才三歲的小女孩解釋為什麼要帶她出門旅行,她的切入點竟然是「視野」。雖然也提到故事書中的井底小青蛙,但是一番話從台灣談到法 國,話說得鏗鏘有力、寓意深厚,一再期勉桌前小兒要有「國際視野」。我在一旁恨不得那孩子快快長大,好完全理解此中的真意。
 選擇適合的用語並不是低估孩子的能力。當孩子是一個完全理解談話內容的受眾時,才能有流暢愉快的應對。父母如果總用專有名詞跟小小孩講話,孩子最常有的 回應是:「那是什麼?」或「為什麼?」在這樣的溝通中,他們忙著吸收新字眼,卻很少有機會用自己完整的語詞構句來練習自然的表達。
 我們常說,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來理解他們,我覺得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說話,用字拿捏也有調整的必要。對小小孩說淺顯易懂的話、對大孩子用成熟莊重的用語。在親子對話中,語言應該發揮適材適所的最好影響。



23.不要再麻煩警察了 蔡穎卿專欄  (親子語言學20080404)

 在停車場遇到一位兩、三歲的小朋友,他有點不開心。當媽媽的一時拿不出辦法,看到我們,突然靈機一動地對孩子說:「不要哭!叔叔在看你、他不喜歡你 喔!」一旁的丈夫無奈地看看我,走過他們身邊後,連忙喊冤。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安慰他說:「因為那個媽媽不知道該說什麼。如果只有我,他也一定會說,『阿 姨不喜歡你了』或『警察叔叔要來了喔』!」
 仔細想想,雖然時代進步很快,但某些出現在我們小時候的用語,卻從來沒有被淘汰過。那些對話不經意就會出現在年輕父母的口中。像是:「給我小心一點!」「你再……,我就……」「把你丟掉」。
 沿用這些句型的父母,被提醒時總愛為自己辯解說,心理學家研究過,小時候曾經被父母這樣對待過的孩子,長大之後改不了同樣的習慣。說辭中有一種矛盾,彷彿誰也脫離不開原生家庭所播下的教養影響。
 我很喜歡母親在我建立家庭時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們覺得我們有哪裡做得不夠好,一定要努力對你們的孩子做到。」我相信這就是世代教養的傳承裡,永遠讓人看到希望與愛的秘方。
 有位小朋友看了我家的兔子很喜歡,但他沒有吵著要他媽媽也給他買一隻。摸了摸我們的兔子之後,那個一年級的孩子只用一種充滿希望的口吻宣告:「等我長大了,我也要養一隻兔子。」
 我覺得他期待自主的那種神情,應該用來鼓勵所有的父母。
 我們面對下一代的教養問題,不要忘記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當年的孩子。只要有心,一定可以脫離舊習慣,以心中最理想的用語,開口對孩子說話。



24.爭取相處時間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704)

 兩個女兒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我就不斷地看過這種情況──放學了,母親本該接了孩子就回家,卻團團把老師圍住,一定要從那忙碌的口中再擠壓出更多關於孩子 的訊息,或提問孩子在家發生的種種小事。有時候,是好幾個媽媽聚著交換教養心得不散,即使小朋友開始不耐煩,大人也只是隨口安撫一下,不捨得離開。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透過教導者的眼光來認識自己的孩子呢?如果老師說孩子表現不錯,父母的心情指數就上揚;如果聽到不合自己標準的評語,說不定回家難免一場親子小風暴。
我雖能理解教養中常有的焦慮,但對這種現象卻不贊同;不贊成的理由有兩個,其一,教學工作以一抵眾,如果每天都有一小部分的父母這樣占用時間,老師就有不 可開交的忙亂。我親眼見過被父母纏得太厲害的老師,不得不說出應酬話來面對重複的詢問,難免覺得既浪費時間又十分同情教學者。
其二,老師雖然親自帶領教學,但父母並不是只能從這個角度來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如果我們把站在教室門口耗掉的時間,用來跟孩子談話或分享學習成果,不只可以了解狀況,也同時付出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現代,多少人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與孩子相處,果真是如此,我們就更應該珍惜親子溝通的每分每秒。因為握在手中的時間是絕對無法開源的,唯有從生活檢討中節流,才是實際的想法。
我非常關心孩子在校的狀況,但是尋求了解的方式並不是常常找老師詢問,而是節省時間與孩子溝通;在期待親師生美好的關係中,努力盡家長應盡的責任。



25.當金錢觀與自卑聯結 蔡穎卿  (親子語言學20080711)

 從超市的冰櫃中拿起鮮奶,身邊有位小學生也拿起奶酪在觀察,一會兒,他的母親從旁邊走來,對他喝道:「放下!別想了,我們買不起。」然後轉身走去結帳。
 那男孩輕輕放下奶酪時,頭低低地往我的方向一偏,或許他曾偷偷看了看我,而我也了解他對那幾句話所感到的莫名尷尬。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買不起的東西,教導孩子克制不必要的物慾是非常正確的,但不必在提醒量入為出時,加入讓他們感到自卑的話語。
 我們應該了解,任何年齡的人都一樣,當擁有的期待失落時,有時候會混雜著別人眼光的壓力。特別在這個商業全力刺激物慾的年代,父母不能不慎重地從言語中傳達出坦然的價值觀。
 如果我是那位媽媽,也會讓孩子了解預算不夠的問題,但希望自己不要用「別想」來連結「買不起」,只單純平和地讓孩子知道,一天家用中可以用來購買食物的金錢量度,如果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這是金錢分配的思考。
 教導節制時,父母如果不以怒氣一再強調遺憾,孩子自然比較不容易產生己不如人的感覺。社會中,因為過度強調經濟力所造成的優勢,孩子難免對金錢的價值產 生偏頗的迷思。就像父母在評價朋友時,如果不論及任何行事為人的優點,只強調對方財力的優越,孩子就很難不把「富有」當作值不值得尊敬的指標。當這些標準 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的時候,他怎能不感到自卑?
 生活在物質標準不斷被提高的時代,孩子要面對誘惑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他們有平心靜氣的父母,相信領會到滿足的機會就一定會大一些。



26.創意怎麼教出來的?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718)

 小女兒幸運地申請到幾個學校的藝術系,我因此常常被問及從小如何培養她的「創意」。
 在我自己的領會中,生活從早到晚都充滿創意的可能,所以根本沒有想過創意需要送去上課培養。如今孩子都長大了,我回頭去追溯那些生活的軌跡時,發現任何創意所需要的養分,其實是「允許」。
 我體會到親子之間最能顯示「允許」的,並不是直接「批准」孩子去做某一件事,而是充分地分享──分享熱情、驚喜與渴望;不只聽孩子說,也想說給孩子聽,讓意念有充分交流的可能。
 想想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他們怎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在那些想說的話當中,或許有許多創意的種子正等待著要發芽,卻在一聲聲催趕中,無意地被掩埋了。
 我常常建議小小孩的父母,即使陪孩子做功課也不要緊坐在一旁盯著他們,隨時準備抓錯字或幫忙。我曾看過一個孩子造句才寫了一半,母親就忍不住出聲指正; 那個大人心中更好的答案,又一次悄悄地驅逐了孩子可能產生的創意。我們甚至無從猜測,如果那個句子由孩子自己完成,是不是有更美妙的可能?
 我記得有位母親記錄過一件事,她愛漂亮的小一女兒在做句子重組時,把課本標準的答案「我看見一座美麗的噴泉」寫成「美麗的我看到一座噴泉」,她因此知道孩子心中更多的想法。
 創意不是遙不可及、非刻意培養就不能成功的能力。它的基礎是「自在、自信地表達心中的想法」,如果我們經常願意給予孩子這樣的機會,即使不送去上課,相信孩子的創意也不會淹沒在生活中。



27.我是不是在打發孩子?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627)

 在台北火車站等待高鐵還有半個鐘頭才要發車的南下列車,我往上走到二樓微風廣場的美食街去逛逛。在一家餅干麵包店裡,看到一個母親一把搶下孩子手中的麵 包夾,用非常嚴厲心急的口氣說:「給我啦。謝謝!」這對話聽起來好熟悉,感覺上只要是在公共場所,就很容易聽到這樣的語氣。
 記得上一次我在桃園機場出關時,也聽到一位母親的聲音從我背後傳向前方,對著兒子說:「你給我站到旁邊去。謝謝!」口氣是強烈命令、非常堅硬的,但語尾卻不忘禮貌地加了句「謝謝!」說真的,聽起來很奇怪。
 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聽到這種不協調語句的感受,最好的方法是走出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想像一下,如果有朋友或服務員對你說話不客氣,但把「謝謝」當句點用,自己的感受又如何。
 「謝謝」與「對不起」都是表達心意最懇切的語言,既然要用就一定要有相對的情意。不是因為我們在公共場所要注意別人對我們的觀感、不是思及父母講話也要有禮貌,所以自認為只要懂得頻用這兩組詞,就可以算是好好對孩子說話了。
 我聽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對他們說話「不情不願」,這四個字用得非常好,為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用來自省日常親子對話中,自己的語氣與態度。
 說話與寫作一樣,情感超越語言是表達不足;語言超過感情是表達不實。對孩子說話的時候,檢視自己的真心誠懇最重要,檢視的方法很簡單,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在打發孩子?
 我是不是只在意專家所給的準則?
 然後我們會發現,自然開心地跟孩子說話,其實沒有那麼難。



28.持續分享與聆聽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620)

 有個年輕的朋友跟我約定下班後帶小一的兒子來我家學習做一頓家常菜。
 帶她去買菜的途中,那位媽媽說,孩子一早就非常興奮,上課上到一半,突然前言不搭後語地跟老師報告:「我放學後要去阿姨家煮菜。」在腦中想像那場小小孩的教室場景,我忍不住笑了起來。
 記得自己的孩子小時候也是一樣的,那小小的心靈與軀體,好像永遠藏不住任何驚喜、興奮與痛苦,如果不給時間讓他們充分傾洩心中的所思所感,孩子就會在我 們認為不適當的時、地飛來天外一句,不吐不快。所以,每天早上去叫醒她們的時候或放學接回家的點心桌上,我總會留一點時間,讓她們盡情地說說話。
 晨光中喚起孩子,坐在床沿問問小小睡夢中可有擔心、害怕的事;放學時先空下一、二十分鐘,全神貫注地聆聽在學校一整天的新聞,一直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安排。
 直到現在,如果走進房裡去叫醒十八歲的女兒,我還是習慣靠在床邊、摸摸她的臉,問她昨夜可有愉快或惱人的夢。
 很難想像,身形與心智都算非常成熟的青春少女,也還有許多夢中的童言童語要對我說。我曾覺得好笑,但轉念一想,自己不也常在晨起夢醒後,急急跟丈夫吐露前夜夢中的情境嗎?與人分享原來是任何年齡都需要的情緒交託;如果家人習慣聆聽,我們自然會歡喜分享。
 我想,孩子不是在某個年齡突然不跟父母說話的,而是慢慢疏離時未曾被察覺。分享與聆聽是一種習慣,當父母願意在生活中付出這種時間與關懷時,就等於在為愛做長期定存;也等於為永遠需要的親子溝通建造穩固的橋梁。



29.無視他人存在?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613)

 一走進那家讓人感到氣氛愉快的餐廳,就看到一個白得像搪瓷娃娃的小女孩。她披著一肩長髮,自己在桌與桌之間的空隙走走玩玩。因為好可愛,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兩眼。孩子坦然地朝我燦然一笑,我也開心地回她一個真誠的笑容。
 和家人都坐定之後,那小女孩一步步朝我們的桌前靠近。我已經觀察出她的媽媽就在不遠處。孩子大概已經吃飽了,所以自己玩起來,剩媽媽坐在桌前品嘗著甜點、一邊翻著手邊的雜誌。似乎,她也把我們跟孩子的互動一一看在眼裡。
 小女孩越走越近,她期待我們友善的回應溢於言表,所以我回遞了更多的眼光與表情。這時,小女孩的母親開口了,她對著孩子說:「過來!媽媽不是跟妳說過好 幾次嗎?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我頓時覺得很尷尬,既不想為難那正在教導孩子的母親,也不想辜負孩子純真望向我的眼神。
 父母教導孩子的時候,不只是語言的遣詞用字,連表情與說話的場景都深切影響著受話的孩童。那位母親給孩子的警覺教育是好的,但是她決定教育的時機卻不適當,因為這份教育忽略了人際之間應有的尊重,對孩子可能有不良的影響。
 我們常會聽到某些大人譴責孩子「沒大沒小」,這種不懂人際應有的敬重也是一種模仿。如果孩子能從父母身上看到他們應對中一貫的禮貌,逐漸長大後,在各種場合自然懂得如何說話才得體。
 教育雖然有良好時機的問題,卻不是無視於他人的存在。每次在公共場所看到大聲講話、不體諒環境的青少年,我就心疼地想到,他一定是從小就缺乏為他示範如何好好說話的父母與長輩。



30.用關心代替重話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606)

 小女兒把花了好幾天心血畫的十來張圖作丟失在高鐵上。
 那天車到台南時,父女都熟睡著,是我把他們叫起來的。在一家人匆忙趕著下車時,大家都忘了點數行李的件數。發現裝圖的檔案夾包丟了之後,我心裡除了替她覺得難過之外,忍不住還是很想再說幾句責備的話。
 也許是因為再過幾個月她就要出門上大學了,我擔心出國在外如果發生了同樣的事,丟了更重要的東西,豈不糟糕!
 於是,越想越往壞處去,心裡的壓力也就越大。
 隔一天,大女兒從費城打電話回家,我跟她說妹妹的畫丟了,她在電話中驚慌心疼地叫了一聲,緊接著問,有沒有想出各種尋找的方法。
 家裡的網路電話是擴音出來、大家可以同時交談的裝置,所以,當小女兒也圍過來的時候,我聽到她用英文充滿同情地跟妹妹說:「噢!我覺得很遺憾,妳還好嗎?」然後細細問整個情況,接下來又叮嚀可以做什麼。
 在一旁安靜地聽完那段談話後,我突然就放下了一直沒有出口的「擔心重話」。
 透過大女兒對小女兒的交談,我對自己有一種很深刻的檢討──為什麼我不能跟她一樣,對已經遭逢困難的孩子表達真正的同情。
 雖然我也帶她到左營高鐵的終點站去找、也聽到她到處打電話聯繫任何可能的尋找途徑,但心中最大的角落還是惦記存放著這個「疏失」不放。
 我很高興聽到了大女兒對妹妹的同情之聲,這喚起我想要學習的心情。
 我不禁想起,有時候自己在工作中犯錯時,孩子總會急急地對我說:「還好嗎?」「沒有關係,我來收拾。」為什麼在他們犯錯時,我心裡卻只想到責難。



31.受幫助是一種幸運 蔡穎卿專欄(親子語言學)  (20080530)

 在飯店用過早餐離開時,我走在一對日本父女的身後。年輕的爸爸手中抱著才幾個月大的嬰孩,他的左側緊緊跟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女兒。小女孩前進時一不小心腳步相絆,在地毯上跌了一跤。
 她沒有哭,但爬起來的時候臉上露出微微驚慌的表情。飯店的工作人員在孩子跌倒的那一刻立即趕上前來,他疼惜地輕聲探問著跌倒的狀況。不遠處還有兩個梯階,小女孩便在那位工作人員小心的攙扶下,慢慢地一階一階走下去。
 那父親只微笑點頭跟工作人員致意,什麼話都沒有說。再往前走的時候,我聽到他用非常溫柔與慶幸的聲音緩緩對女兒說:「能遇到這麼親切的人,真是太好了!」小女孩非常可愛,她用力點點頭,隨著父親的話尾跟著說:「太好了!」尾音甜甜地揚起,完全表達了心有同感之意。
 我跟在後面,聽著短短溫馨可愛的親子對話,不得不相信,父母的確是為孩子開啟解讀世界第一道門的人。我們如何看待人事物,總與父母的啟蒙有極大關係。
 雖然這個爸爸並不急著要孩子跟幫助她的人說謝謝,但是,當孩子情緒平穩之後,他以詳和的口氣回顧當時的情況,只輕輕用了兩句話,就給了小女孩一份感謝的教育。
 我相信,一個孩子如在三歲時就能了解自己受幫助是一種幸運,等她的語言表達成熟之後,自然而然會開口說謝謝,而且不只是反射性的複誦。
 父母總擔心在這人心險惡的大環境中,孩子過度天真很容易受騙。但「警覺危機」與「信任善意」並非必須取捨的教育。我想應是並行、視情況而定、慢慢為孩子累積的經驗教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珍珠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